189-2281-0290
找厂房 | 找仓库 | 找写字楼
厂房出租/仓库出租/写字楼出租
厂房出租/仓库出租/写字楼出租
  • 深圳厂房出租
    光明厂房
    公明厂房
    松岗厂房
    沙井厂房
    石岩厂房
    福永厂房
    西乡厂房
    龙华厂房
    观澜厂房
    大浪厂房
    坪山厂房
    龙岗厂房
    坪地厂房
    平湖厂房
    横岗厂房
    坂田厂房
    布吉厂房
    西丽厂房
    燕罗厂房
    马田厂房
    新湖厂房
    凤凰厂房
    玉塘厂房
    宝安厂房
  • 东莞厂房出租
    长安厂房
    黄江厂房
    大朗厂房
    大岭山厂房
    松山湖厂房
    虎门厂房
    塘厦厂房
    凤岗厂房
    常平厂房
    厚街厂房
    寮步厂房
    东城厂房
    东坑厂房
    桥头厂房
    企石厂房
    石排厂房
    茶山厂房
    清溪厂房
    横沥厂房
    万江厂房
    沙田厂房
    樟木头厂房
    中堂厂房
    南城厂房
    石碣厂房
    道滘厂房
    高埗厂房
    谢岗厂房
    望牛墩厂房
    洪梅厂房
    麻涌厂房
  • 惠州厂房出租
    惠城厂房
    惠阳厂房
    仲恺厂房
    大亚湾厂房
    博罗厂房
    惠东厂房
    龙门厂房
  • 广州厂房出租
    花都厂房
    番禺厂房
    黄埔厂房
    白云厂房
    南沙厂房
    增城厂房
    海珠厂房
    天河厂房
    从化厂房
    越秀厂房
    荔湾厂房
  • 佛山厂房出租
    南海厂房
    顺德厂房
    高明厂房
    三水厂房
    禅城厂房
  • 深圳写字楼出租
    光明写字楼
    公明写字楼
    松岗写字楼
    沙井写字楼
    福永写字楼
    观澜写字楼

敢为人先立潮头 东莞智造再出发

敢为人先立潮头 东莞智造再出发

2019年8月9日,2019华为开发者大会在东莞篮球中心举行。图为大会正式向全球发布“鸿蒙OS”操作系统

1978年的那个夏天,涌动着生机和活力的莞邑大地上,田里稻浪翻滚,田边荔蕉飘香。香港商人张子弥来到东莞虎门,开启了****家“三来一补”企业——太平手袋厂。一群村民静立两旁,看着简陋的厂房,看着喜气洋洋的港商,眼光中有疑虑,有期望。就是这样一个今天看来不成规模的小厂,率先掀起了全国加工贸易的序幕。

7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来,从一穷二白的农耕乡村,到今天的制造业名城,东莞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始终坚持改革开放,凝心聚力、创新实干,成为中国改革开放一个精彩而生动的缩影。

2018年,东莞以全国0.03%的土地和全国0.6%的常住人口,创造了全国0.9%的生产总值,贡献了全国1.6%的税收,创造了全国4.8%的外汇收入,吸纳了全国0.9%的就业人口,存储了全国0.8%的金融存款,以上指标占全国的比重均超过东莞土地面积占全国比重的20倍以上,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出一份亮眼的成绩单。

独领风骚,农耕时代的烟花爆竹业

打开尘封的民间档案,勾陈沧桑的峥嵘往事。《农耕档案——1949—1979东莞农耕史实》一书,把1949年至1979年定义为“东莞最后的农耕岁月”。那段时间里,东莞仍是以桑基鱼塘为主的传统农业县,工业基础极为薄弱,仅有的一些加工厂主要从事传统的五金机械、烟花爆竹、草织、腊肠等。

在长达几十年的时间里,烟花爆竹业独领风骚。《东莞县志》记载:“爆竹出邑城,邑中工作凡万余人制成销售四远及外洋,为工艺出产一大宗。”《东莞烟花炮竹志》记载,据不完全统计,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烟花爆竹出口金额为当时币值100余万两白银。

在改革开放前,东莞的烟花产业在全国一直走在前列。随着对美贸易的发展,烟花爆竹出口需求日增,莞城、太平、厚街都兴办了烟花炮竹厂。到1976年底,年总产值达到5224.29万元。

1980年起,东莞根据国际市场需求,对烟花爆竹、腊肠、排米粉、草织品等10余类产品根据国际市场需求进行技术改造,增加花色品种,提高产品档次,发挥其出口创汇的主体作用。同时,以开展“三来一补”为突破口,扩大外贸出口。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东莞市烟花炮竹厂,改革开放初期,一年出口烟花30多万箱,居****。

1986年5月21日至6月19日,在加拿大举行的国际焰火节比赛中,东莞市烟花炮竹厂夺取传统烟花**名,并获得“绚丽多姿的产品、风格独特的编排和准确无误的施放”的高度评价,国家轻工部特地通报嘉奖,并批准东莞市烟花炮竹厂发放奖金2万元。1987年底,东莞烟花爆竹业年总产值达2.12亿元,成为东莞当时支柱产业之一。

如今,烟花爆竹这个古老的行业,对于正处在日新月异变化中的东莞,已成为一个遥远的记忆。但与烟花产业作别的东莞,征途已是星辰大海。

“三来一补”起步,全球资本在莞“跑马圈地”

追溯东莞崛起背后的力量可以发现,其中既有不可逆转的全球产业梯度转移大势,也有来自珠江东岸广州、香港、深圳三座城市的辐射,与东莞同饮一江水的香港,无疑是东莞发展的“启蒙老师”。

1978年,中国登上了全球经济演义的大舞台,东莞步入了国际贸易的角力场。当年7月国务院颁布《开展对外加工装备业务实行办法》;8月,东莞成功地引进了****家“三来一补”企业——太平手袋厂。

那一年之后,东莞政府积极运作,创新服务外商的体制机制,创设全国首个来料加工装配办公室;虎门公社龙眼大队村民勇于解放思想,改造祠堂欢迎香港远亲的投资;加快外贸发展的体制机制——东莞市贸促会也在此应运而生;中外合资企业也悄然布局东莞……凭借土地、劳动力、区位优势和政策等多重优势,东莞像是迎来了“千年等一回”的发展机遇。站在一个崭新的时代关口,东莞与过去的烟花爆竹产业作别,从此成为探路中国改革开放的先锋城市。

1985年至1993年,是东莞外贸蓬勃发展的阶段。1985年,东莞经国务院批准列为珠三角经济开发区,同年9月撤县建市。之后,台资企业落户东莞,东莞掀起新一轮引进外资、对外贸易快速发展的热潮。

在那一段时间,港商梁伟浩在东莞组建了“东莞—香港”联动的得利钟表厂,成为东莞表业启蒙者;爱国港商胡应湘在珠三角考察了一圈后,决定在东莞投资电厂、虎门大桥、广深高速公路,让珠三角跑步进入“世界工厂”;张铭烈、叶宏灯等台商在对比过东南亚等地区投资环境后,沿着全球产业转移的大势来到东莞开创了事业新天地,引风气之先的东莞环球经贸中心和开全国之先河的东莞台商子弟学校,成为台湾电子产业加速转移中国大陆的助推器。

港台资本为主的外资涌入,让村村点火、户户冒烟成为东莞发展日常。各镇区快速崛起的制造业,也催生了东莞**一格的会展经济。从东莞起步的“产地办展”模式,走出东莞并风靡全国,专业镇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1994年,东莞确立“第二次工业革命”发展战略,号召东莞制造业加快从劳动密集型工业转变。瑞士雀巢、韩国三星等世界500强企业纷纷落户,开启了跨国大企业投资东莞的大幕。

“世界工厂”转型,迈向高质量发展

进入21世纪,全球资本仍然在东莞“跑马圈地”。虽然中国港台资本仍然是主流,但越来越多的日本、欧洲、美国资本纷纷“摩拳擦掌”,准备在商机无限的东莞掘金。

世纪之交前后,怀着中国经济快速崛起的预期,稻盛和夫等日本工商业精英纷纷重仓东莞;包括通用电气、杜邦、汤姆逊、荷兰飞利浦、芬兰诺基亚、韩国三星、日本三洋、TDK、日电等全球**IT企业在东莞投资设厂。

2001年,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东莞13家国有外贸企业完成转制,东莞外贸体制机制更加灵活。在CEAP协议,东莞与香港经贸联系再度升级,从商品贸易向服务贸易转变。外资在变,东莞的产业结构也在变,从纺织到电子,从家具到鞋业,每个镇区都各自精彩。

随着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从中央到地方,从政府到企业,社会各界都希望在东莞的积极应对中,找到可以借鉴的经验。

东莞迅速调整发展模式,在全国率先推出不停产转三资、内销集中申报、先内销后征税、设立每年20亿元专项资金、实施“加工贸易增效计划”等创新尝试,帮助制造业企业加快转型升级。

在这段时间里,凤岗港资企业美驰图收购意大利品牌,开拓了欧洲市场;常平企业晶苑毛织公司通过引进高附加值生产线,提高了生产效率;黄江企业技嘉电子公司借助“不停产转三资”政策,在危机中实现突围;大朗企业东莞信易电热机械有限公司,通过机器换人减少了用地成本,探路“智能工厂”……危机中的东莞企业“八仙过海”,上演了从来料加工到技术革新,从代工贴牌到打响品牌的产业升级路径。

与此同时,加博会、海丝博览会等促进内外销新平台应运而生。从石龙出发,跨国亚欧大陆的中欧班列,为东莞制造打开了一个全新的市场。在此背景下,东莞先进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民营经济等优势产业占比得到大幅提升,结构得到明显改善,“东莞智造”崛起,为新一轮大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大步迈向了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为全国探路,拥抱大湾区

近十年来,东莞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创造了开放型经济发展的“东莞模式”。在经济全球化的大幕下,一大批东莞企业借助全球化带来的技术革命,再次发现新的发展机遇:华坚集团把工厂开到了非洲,唯美集团把工厂开到了美国,炜光集团借助世界杯更新东莞名片,华为、OPPO、vivo“三部手机”引领东莞智能手机产业发展……

东莞朝着“工业立市”的目标走得坚定。实现了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工业转变,形成以电子信息制造业为支柱,以出口为主的工业经济结构体系,成为国内智能手机及移动终端的重要生产基地,东莞智能手机约占据全球出货总量的1/5。

2016年,东莞成为全国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综合试点试验城市,作为全省**纳入的试点城市,再次担当起为全国探路的重任。这一幕,与2008年被设立为首批“全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试点城市”何其相似。在之后的两年试点工作中,东莞形成了三批40项具有良好示范效应的改革做法。

2017年,市政府以“一号文”形式下发的“倍增计划”,通过扶持“倍增计划”试点企业,培育更多龙头企业,带动形成产业集群,惠及广大中小企业。这一年,东莞现代制造业蓬勃发展,先进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50.5%和39.0%,“东莞智造”达到从量变到质变的转变。

也在这一年,借着粤港澳大湾区超级城市群的“春风”,东莞提出要打造大湾区国际制造中心的角色定位,坚定地迈开了从点状合作走向湾区片共生的步伐。未来,东莞将继续推动港澳资源参与滨海湾新区、中子科学城、松山湖高新区、水乡新城等重大平台建设,引导港澳创新资源集聚东莞。

2018年,距离1978年引进全国首家“三来一补”工厂40年后,在东莞最引以为傲的外贸方面,东莞陆续摘得三块“***试点城市”的牌子:国家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两岸冷链物流产业合作试点城市、全国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城市。在海关总署评选的“中国外贸百强城市”中,东莞连续3年跻身前三名。

无论是改革开放前的农耕时代,还是改革开放40多年的过程中,东莞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试验田”。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东莞冲过无数险滩暗礁,一路奔腾。在当前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的情况下,东莞将延续过去40多年的智慧与胆识,与时俱进,开辟新天地。

港商梁伟浩:

借鉴瑞士制造 莞产手表成功逆袭

今年6月23日,中国内地**规模的第30届中国(深圳)国际钟表展览会在深圳闭幕。来自东莞凤岗的港资企业东莞得利钟表有限公司,作为**的一家东莞品牌企业参展。展会中,该公司以自主品牌“SAGA世家表”惊艳亮相。

携自主品牌和国际**钟表品牌同台竞技,该公司董事长梁伟浩不敢懈怠。每天开展一大早,他便携一家大小早早来到展位前,笑容可掬,亲自迎接每一位客人。“这款手表设计独特、造型精美、走时准确,在全球市场都很受欢迎。街坊可能会以为这是一款瑞士手表,但事实上,它是地地道道的中国货。”梁伟浩表示。

1992年,梁伟浩投入2500万港元在凤岗建立得利钟表厂。在梁伟浩推动下,先进的钟表工业技术大量引入珠三角,已成为香港钟表商进军世界市场的窗口,亦是亚洲**的钟表生产基地之一。

作为香港中华总商会内地事务委员会主席的梁伟浩,亦成为外商口中的“内地投资百科全书”。在1993年—1996年,梁伟浩邀请并陪同美国国会议员、议员助理及美国工商界的负责人共42团,邀请欧洲及日本的商界代表近20团来华考察。

在莞港经贸来往的40多年来,像梁伟浩这样的“使者”还有很多。1978年,港商张子弥通过太平手袋厂打开“三来一补”的历史之门之后,虎门人张细、常平人梁麟和梁钟铭兄弟等人,以“港商”的身份回到了东莞,分别创立了海龙美发厂和龙昌玩具公司。

在这些港商当中,梁伟浩是颇具代表的一位。在钟表行业经历了逾50年,见证业内多次的起跌、风浪,梁伟浩正努力改变国产钟表产量巨大却无法成为钟表强国的尴尬。

位于瑞士提契诺州的卢加诺手表加工厂,曾有一个生产可拆卸手表的概念,然而,他们用了一年的时间苦苦地寻找能将概念手表变成产品的企业。最终在东莞凤岗,得利钟表却只用了2周时间开发完成样品,4个月时间完成了整个产品系列制作。

为了更好借鉴“瑞士制造”,2016年,梁伟浩在瑞士卢加诺成立了一家钟表制造厂,开启中国手表的“逆袭”之路。梁伟浩说,得利钟表能到瑞士去开厂,跟瑞士的很多钟表工厂同台竞技,这代表中国制造、中国质量已迈上一个新的水平。

数说

东莞经济的发展轨迹

1949年—2019年,东莞经济社会发展走过6个阶段:来自东莞市统计局的分析认为,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东莞的经济社会发展历程大致经历了农耕年代、起步阶段、腾飞阶段、提升阶段、转型阶段以及新时代高质量发展阶段。

农耕年代(1949—1978年):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的30年间,是东莞的农耕岁月。1949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0.54亿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65.1%,到改革开放前,农业总产值长期占据工农业总产值的半壁江山。

起步阶段(1978—1985年):改革开放以来,东莞大力发展商品农业,同时以“三来一补”为切入点发展外向型经济。1978年9月,东莞创办全国首家“三来一补”企业——太平手袋厂,从此拉开了东莞轰轰烈烈的改革开放大幕,逐步奠定了“世界工厂”的基础。

腾飞阶段(1986—1995年):东莞大力推进农村工业化和城乡一体化,大规模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外来投资大幅增加,经济总量连续跃上几个台阶。1995年,东莞的外向依存度达到433.6%的历史最高值,当年全市生产总值总量为296.45亿元,而同年进出口总额达到1285.31亿元,东莞参与经济全球化的程度日益加深。

提升阶段(1996—2008年):东莞大力促进经济从数量型向数量型与质量效益型相结合转变,从劳动密集型向劳动密集与资金技术密集型相结合转变。以IT产业为代表的现代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迅猛发展,民营经济在与外资企业的协作配套中逐步成长。


转型阶段(2009—2012年):东莞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经济增速从两位数放慢到个位数,甚至在2009年一季度出现负增长,随后逐步调整恢复。东莞大加快推进经济社会双转型,抢抓新一轮新兴产业发展机遇,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电子信息制造业逐步发展壮大,经济逐步迈入一个平稳发展期。

新时代高质量发展阶段(2013年至今):2019年以来,东莞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纲”,全力打造“湾区都市、品质东莞”,中子科学城被纳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省已批准同意东莞创建广东省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实验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进中向优,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均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

免 佣 找 房 源  -在 线 留 言

免 佣 找 房 源  -在 线 留 言

【租 厂 房 / 写 字 楼 - 免 费 执 照、变 更 地 址 】

——————————————————————————————————————————————————————
找厂房、厂房出租仓库出租写字楼出租 、办公室出租
找房源找优先网 • 优先为您找房东